摘要:后世俗主义是西方社会学为反思与批判工具理性和世俗文化而对宗教话语进行的后结构主义改造。后世俗主义一方面在剥除宗教的体制外壳后析取其本质——精神性,一方面强调精神性的世俗性或内在性,以此形成世俗精神性。作为对世俗与宗教的双向解构,世俗精神性使后世俗主义在发挥宗教对个人与社会的德化作用的同时,规避狂热主义与极端主义。文章从问题起源、哲学气质、思想内核与理论价值等四方面介绍后世俗主义的代表性论点,以表现这一新人文话语对分析和批评当代西方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后世俗主义;世俗精神性;内在性;德化
作者:沈谢天,江苏海门人,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编辑:许津然)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澳门威斯尼人什么人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cn
澳门威斯尼人什么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澳门威斯尼人什么人电话:(010)85195477